? 美國當地時間2月7日,在基因組生物學技術進展會上,華大制造發(fā)布了超高通量測序儀DNBSEQ-T20×2。據悉,該產品每年可完成高達5萬例人全基因組測序,創(chuàng)造了全球基因測序儀通量的新紀錄。更為重要的是,DNBSEQ-T20×2采用了創(chuàng)新的浸沒式生化反應技術,可以將單個人全基因測序成本降低至100美元以內,實現了最佳的規(guī)模成本。
去年9月,全球基因測序和芯片技術的巨頭因美納(ILMN)宣布推出NovaSeq X系列產品(NovaSeq X和NovaSeq X Plus),每年可以測序超過20000個人類標準全基因組。由此計算,華大制造超高通量測序儀DNBSEQ-T20×2測序通量是NovaSeq X系列產品的2.5倍。
超高通量測序儀DNBSEQ-T20×2的發(fā)布,讓人看到了中國在高端器械領域“彎道超車”的希望,資本市場對此也給予了積極反饋。2月10日早盤,華大智造股價高開高走,盤中最高漲幅超過6%。截至收盤,華大智造股價報收于118.71元,全天漲幅為3.62%。
一、基因檢測成本持續(xù)下行
2013年,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過乳腺癌易感基因檢測發(fā)現,她從母親那遺傳了突變的BRCA1基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幾率分別高達87%和50%。為此,她于當年5月進行了預防性雙側乳腺切除手術。通過這一震驚世界的舉動,安吉麗娜·朱莉讓全世界知道了“基因檢測”的重要性。
所謂基因檢測,就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通過特定設備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檢測,基因檢測可以使人們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確病因或預知身體患某種疾病的風險。
基因檢測既可以診斷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風險的預測。其中,疾病診斷是用基因檢測技術檢測引起遺傳性疾病的突變基因,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基因檢測是新生兒遺傳性疾病的檢測、遺傳疾病的診斷和某些常見病的輔助診斷。
但由于早期成本過高,基因測序技術并不為大眾所熟悉,基本上屬于有錢人的特權。蘋果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在個人傳記中曾寫到,他曾經花費10萬美元進行個人基因組測序。
隨著測序技術的持續(xù)迭代,基因測序成本不斷下降。2021年6月,華大基因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武漢華大醫(yī)學檢驗所中標“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十萬例罕見病患者全基因組測序計劃采購項目”,中標金額僅為人民幣1348元/例。
如今,基因測序技術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庭。例如,如果家里有懷孕的準媽媽,醫(yī)院會推薦孕婦接受產前基因篩查排除唐氏綜合征等遺傳性疾??;醫(yī)生也會建議癌癥患者先做基因檢測用來精準診斷或者尋求靶向治療的機會。
技術迭代成為基因檢測技術不斷普及的關鍵,而這其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又在于上游的基因測序儀產品。長期以來,我國基因測序儀器市場都被Illumina等外資外資品牌所壟斷,我國基因測序儀器還是完全依賴進口,直到華大智造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局面。
借力并購打破外資壟斷
華大智造成立于2016年,是由國內知名基因檢測公司華大基因的測序儀板塊獨立分拆而來。2021年9月,華大智造成功在科創(chuàng)版上市,成為國內基因測序儀器第一股。
從產業(yè)鏈角度來看,基因檢測行業(yè)產業(yè)鏈上游主要為檢測設備及耗材試劑;中游為基因檢測相關服務環(huán)節(jié);下游主要應用于醫(yī)院、科研機構、藥企、個人等領域。其中,基因測序儀屬于整個基因測序產業(yè)的上游核心和關鍵,也是基因測序產業(yè)鏈上壁壘最高的部分,基本被Illumina、Life Tech等歐美企業(yè)所壟斷。
在華大基因發(fā)展早期,公司也需要從國外進口測序儀。2010年,華大基因憑借從Illumina處購得的128臺高通量測序儀,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機構。此后,Illumina憑借其強勢地位對測序試劑實施逐年漲價策略,華大基因苦不堪言。
2013年,華大集團以1.18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美國測序設備公司CG(Complete Genomics)的收購,隨即開始組建自己的測序設備研發(fā)團隊,開始了基因測序儀的自研之路。
2016年,由測序儀板塊獨立分拆出來的華大智造正式成立。2018年10月,華大智造發(fā)布了自主研發(fā)的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MGISEQ-T7,也是我國企業(yè)自研的首款測序設備,成功打破了外資品牌的壟斷。
2019年,華大智造基因測序儀業(yè)務收入10.01億元,全球市場份額約為3.5%。同期,Illumina、Thermo Fisher的市場占有率分別74.1%、13.6%,三家所采用的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市場占有率超過90%。
不難看出,相比Illumina,華大智造市場份額仍然偏低,其基因測序儀產品的主要客戶也是關聯方華大基因,品牌國際影響力有限。
另外,由于Illumina前期已銷售或投放的儀器設備較多,其客戶在后續(xù)使用過程中還需要持續(xù)購買 Illumina 生產的配套試劑與耗材,這也是國內測序儀產品國產替代所面臨到的現實問題。
今年前三季度,華大智造共實現營業(yè)收入32.90億元,同比增長15.57%;扣非凈利潤3.87億元,同比下降24.96%。由于行業(yè)競爭不斷加劇,公司銷售毛利率出現了明顯下滑,進而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狀態(tài)。
值得一提的是,華大智造的專利糾紛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自2019年開始,Illumina及其子公司在中國境外對華大智造及其子公司、經銷商、客戶發(fā)起或可能發(fā)起專利、商標侵權訴訟案件,涉及20個國家/地區(qū)。目前,英國、德國等國的法院已分別就部分案件作出判決,認定華大智造部分產品侵權。
華大智造在積極應訴的同時,也針對Illumina涉嫌侵犯公司專利權的行為提起專利侵權訴訟。2022年5月,華大智造宣布贏得了對Illumina專利訴訟,并獲賠3.34億美元。
國聯證券認為,華大智造與Illumina就美國境內的所有未決訴訟達成和解,意味著公司測序儀在歐美主流市場的推廣基本掃除了障礙,未來海外市場有望迎來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