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評審結果。其中,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福建師范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海南大學、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等多個院所單位官宣獲批立項。
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李軍教授負責的“鉆井復雜工況井下實時智能識別系統(tǒng)研制”項目獲立項資助。這是學校獲立項資助的第4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也是克拉瑪依校區(qū)承擔的首個國家級重大項目?!?a target="_blank" style="white-space: normal;">點擊詳情】
北京理工大學申報的“面向情感功能異常神經機制的多模態(tài)生理信息異步分析系統(tǒng)”項目獲批,該項目是針對生理信息異步感知技術的研究。【點擊詳情】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院長焦玉勇教授主持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自由申請類)“開采擾動地層深部空區(qū)隨鉆內窺系統(tǒng)研制”獲批立項,項目直接經費874.4萬元,執(zhí)行期限為五年?!?a target="_blank" style="white-space: normal;">點擊詳情】
重慶大學物理學院孫陽教授申報的“極低溫強磁場磁電耦合物性測試系統(tǒng)”獲批立項,項目直接經費825萬元。這是我院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實現(xiàn)歷史性突破。【點擊詳情】
福建師范大學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李步洪教授主持的“血管靶向光動力劑量參數(shù)定量監(jiān)測儀”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資助經費796萬元,這也是福建師范大學首次獲批此類項目?!?a target="_blank">點擊詳情】
天津大學電氣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龐彥偉教授牽頭,聯(lián)合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安徽華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超輕超低場主動智能全身磁共振成像儀”獲批立項,項目直接經費815萬元。【點擊詳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學院王快社教授主持的“攪拌摩擦固相沉積增材制造及其智能監(jiān)測裝置研制”項目獲批立項,資助經費875萬元。這是學校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實現(xiàn)歷史性突破?!?a target="_blank">點擊詳情】
海南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院院長劉謙教授主持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腦血管光子計數(shù)顯微CT成像與定量分析系統(tǒng)”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準立項,直接經費達752萬元?!?a target="_blank">點擊詳情】
河北工業(yè)大學胡寧教授主持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多模態(tài)相控陣非線性超聲檢測原理及儀器研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準立項,項目直接經費845萬元?!?a target="_blank">點擊詳情】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張水興教授團隊申報的“面向腫瘤乏氧定量研究的小動物光-磁聲一體成像設備”獲批立項,項目經費840萬元。這是我院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實現(xiàn)歷史性突破。【點擊詳情】
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張業(yè)偉教授申報的“循環(huán)腫瘤細胞精準檢-診智能一體化儀器研制”獲得立項,項目經費815萬元,資助期五年?!?a target="_blank" style="white-space: normal;">點擊詳情】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設立的標志性項目,對于高校來說,屬于“大項目”。這類項目一般都是由“雙一流”高校承擔,省屬高校獲批的比較少,從上文可看出,多所高校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實現(xiàn)歷史性突破。在第二輪“雙一流”遴選時,“大項目、大平臺、大成果”成為省屬高校的必備基礎,因此,在新的建設周期,對于省屬高校來說,獲批國家“重儀”專項具有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