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測試儀器首席科學家 年夫順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測試儀器首席科學家年夫順的報告是“太赫茲技術發(fā)展綜述”。太赫茲(THz)是波動頻率單位之一,是一種新的、有獨特優(yōu)點的輻射源,其成像技術和波譜技術構成了太赫茲應用的兩個主要關鍵技術。由于太赫茲能量很小,不會對物質產生破壞作用,所以與X射線相比更具有優(yōu)勢。其在安全檢查、雷達、天文技術、通信技術、生命科學等領域有著廣闊的可預期應用前景。
年夫順介紹,在安全領域,太赫茲技術已經得到部分應用,將來有望綜合完成毒品、爆炸物等的一次智能檢測。在生命科學領域,對分子特性微結構、分期譜、活體組織檢測成像(腫瘤早期診斷)等方面,都有較好的應用空間。在空間探測方面,歐美已經有太赫茲探測技術的空間衛(wèi)星,中國也已開展這方面的研究。
作為新的未來技術,太赫茲目前的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年夫順總結認為包括缺少低損耗傳輸線、太赫茲需要大功率低成本的信號源、太赫茲探測器靈敏度需要提升、太赫茲有源部件性能還需要提升、大功率放大真空技術成熟度不高等問題還在困擾太赫茲技術走向民用、走向產業(yè)化的進程。當前,太赫茲技術只是補充,對其他原理的分析探測技術的取代還為時過早,但過去十年來,太赫茲技術飛速發(fā)展,假以時日,太赫茲技術將有較大的突破。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理事長 關亞風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理事長關亞風作的報告是“科學儀器最新技術進展”。關亞風在報告中介紹了集成式熒光檢測器關鍵部件,由德國研發(fā)的該部件結構小巧,未使用PMT(光電倍增管),以共聚焦方式檢測,可應用于臨床診斷、實驗室分析儀器、環(huán)境有毒物質分析、食品安全檢測、有毒有害和爆炸物檢測等多領域。大連化物所在此方面的研究進展迅速(詳見本網報道:大連化物所三款全新熒光檢測器亮相2016CISILE展會)。關亞風還介紹了島津差分式分子渦輪泵、賽默飛最新一代ICP-MS產品、布魯克利用激光蝕刻技術作為MALDI-TOF源,進行微區(qū)分析以及國產臺式CT等最新的設備和技術情況。
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究員 周曉光
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究員周曉光的報告是“生命科學儀器產品開發(fā)與應用”。周曉光有多年的海外一流儀器企業(yè)工作經歷,曾經負責過三重四極液質、離子阱質譜、Q-TOF、等產品的研發(fā)工作,有大量的企業(yè)研發(fā)實踐經驗。他向與會者分享了國外一流質譜企業(yè)歷史上的研發(fā)經歷。分析測試百科網曾經對周曉光進行過專訪(詳見本網報道:周曉光:頂級質譜研發(fā)專家的回歸)。如今,周曉光致力于生命科學領域質譜技術的研發(fā)和產業(yè)化工作,并且已經有了突破性進展,預計不久將推出新型MALDI-TOF產品。
總后衛(wèi)生部藥品儀器檢驗所副所長 姜雄平
總后衛(wèi)生部藥品儀器檢驗所副所長姜雄平作的報告是“中國藥典2015年版通則與分析儀器應用趨勢”。姜雄平在報告中談到,在分析儀器方面,新版藥典新增了ICP-MS、拉曼光譜、超臨界流體色譜和臨界點色譜等新的儀器和分析方法,其他方面,新增了包括單晶X射線衍射儀、自動溶點儀、濁度儀等儀器和測定方法。就藥典的發(fā)展思路中,對科學儀器的影響和應用趨勢變化,姜雄平提出7點建議:推廣現有成熟技術;繼續(xù)開發(fā)專用檢驗檢測設備;擴展測試方法;高端生物技術,如PCR、基因測序儀等技術開始應用;對自動化進樣設備的需求旺盛;創(chuàng)新測試方法帶動檢測儀器開發(fā);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需求。
安捷倫光譜產品專家 王文琦
安捷倫工程師王文琦帶來了“精準無憂,掃清一切干擾,安捷倫新一代8900ICP-MS”的報告。安捷倫是目前唯一推出了ICP-MS-MS的科學儀器企業(yè)。其8900發(fā)布于2016年ASMS(詳見本網報道:安捷倫在ASMS上發(fā)布8900三重四極桿ICPMS等一系列質譜新品),2016年6月,該產品在中國發(fā)布(詳見本網報道:安捷倫原子光譜新品發(fā)布會 正式推出8900 三重四極桿ICP-MS)。
作為安捷倫第二款ICP-MS-MS產品,其在靈敏度、檢出限等方面都有所提升。王文琦主要介紹了8900的抗干擾能力的技術原理情況。
青島埃倫經理 張芳
青島埃倫經理張芳作的報告是“離子色譜儀的進步與發(fā)展前景”。青島埃倫在離子色譜方面有著多款產品,2008年,推出YC-3000,2013年,推出YC-7000,2015年,推出YC-9000智能型離子色譜。今年,青島埃倫還研發(fā)了可車載、可便攜的便攜式離子色譜儀,其自帶無線聯網功能,可實現遠程控制等。
除了離子色譜,青島埃倫在環(huán)境監(jiān)測領域也有眾多產品。本次,張芳介紹了紅外測油儀、降水降塵采樣器、大氣顆粒物采樣器、自動煙塵煙氣測試儀、紫外煙塵監(jiān)測系統和多組分氣體檢測儀等。
安捷倫液質應用經理 薄濤
午餐期間,安捷倫舉辦了新技術交流會,安捷倫液質應用經理薄濤介紹了安捷倫液質技術、液相技術和應用解決方案,安捷倫光譜產品技術專家王文琦介紹了安捷倫ICP-OES技術在環(huán)境樣品檢測中的應用。
下午學術會議主持人:浙江大學教授 周建光
島津分析計測市場部 侯艷紅
當天下午,年會主會場報告繼續(xù)進行。島津分析計測市場部侯艷紅作了“島津ICPMS智能化應對痕量元素分析”的報告。侯艷紅介紹了痕量元素分析的發(fā)展現狀,作為痕量/超痕量技術,ICP-MS的應用發(fā)展迅速。但分析方法的建立、價格、數據結果判斷和形態(tài)分析方法等因素構成了其推廣的局限性。侯艷紅介紹了島津ICP-MS2030進行茶葉中多元素分析、啤酒中微量元素檢測、奶粉中營養(yǎng)元素及有害元素分析、保健品中有害元素分析和寵物食品中的重金屬元素分析等分析研究的情況。另外,侯艷紅還介紹了ICP-MS常見聯用技術和應用情況。
中國農科院質標所研究員 王靜
中國農科院質標所研究員王靜的報告是“我國食品安全研究基礎及分析儀器的需求動態(tài)分析”。王靜介紹,食品安全發(fā)展階段中三個階段,分別是米袋子工程(1978)、菜藍子工程(1988)和餐桌子工程(2001),這意味著對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斷提升。在食品中污染物的定向檢測方面,農藥從確證檢測不到30種到700種;獸藥確證檢測可覆蓋20大類300余種;快速檢測已有系列成熟商品化產品;生物毒素確證檢測已覆蓋100余種生物毒素;開發(fā)了系列基于免疫分析的試劑盒和試紙條;致病微生物以PCR、免疫、芯片等技術為基礎的快檢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2300余種食品添加劑基本建立了確證檢測方法;研制的基于癥狀查詢的毒物數據庫和基于化學結構特征的毒理學質譜庫,能夠同時對食品中的2000多種化學物質進行非定向篩查。
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方面,組建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及裝備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盟,加強產學研結合,快速檢測試劑和裝備基本實現了國產化;制備各種抗體近300種,研發(fā)快速檢測產品600余種;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從“十五”末期的不到10%升至目前的80%以上。
在食品安全檢測和風險評估研究中,我國已有多個與國際接軌,但同時,也有一些相對弱項,比如針對食品中已知危害物的定向檢測,還不能完全實現有效的“非定向”監(jiān)測,對于食品中未知風險的篩查水平和技術儲備還遠遠不能應對和處置食物中毒和食物恐怖的需要;在環(huán)境污染物檢測方面,對新型的食品污染物如雙酚A及其類似物、新型溴代阻燃劑污染、納米污染物等還沒有涉及。食品中病毒污染(如諾如病毒、甲肝病毒等)種類多、變異多、含量低,沒有形成有效、適宜的通用檢測技術;在快速檢測核心試劑的制備方面,仍集中在單克隆抗體研發(fā)平臺建設階段,研發(fā)的試劑和材料對食源性致病菌缺乏有效的檢驗技術。
我國食品和農產品對分析儀器的需求廣闊。新《食品安全法》強化地方政府責任落實,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刺激地方政府加大投入。為盡快配齊基層檢驗檢測設備,需要加強食品安全指標快速檢測儀器設備,如農藥殘留速測產品及裝備、獸藥殘留速測產品及裝備、生物毒素速測產品及裝備、重金屬殘留速測產品及裝備、微生物速測產品及裝備、添加劑及違禁添加物速測產品及裝備等。另外,各地方政府、基層單位將優(yōu)先配備常規(guī)檢測設備及小型快速前處理設備等。生命科學類儀器,如基因測序儀、流式細胞儀、PCR等設備的需求也將提升。而在非定向監(jiān)測及未知物篩查技術方面,諸如高分辨質譜、生物芯片點樣儀、生命芯片掃描儀、核磁共振儀等設備的需求也將呈上升趨勢。
海能儀器董事長 王志剛
海能儀器董事長王志剛所作報告題目是“還原創(chuàng)新的本質”。海能儀器是國內科學儀器界的“后起之秀”,近年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并且接連并購了國內老牌微波消解儀企業(yè)新儀微波和德國離子遷移譜儀企業(yè)GAS(詳見本網報道:海能儀器跨國并購德國GC-IMS制造商G.A.S.)。王志剛在報告中首次透露海外并購花費超過1億元。王志剛還就國內企業(yè)現狀、市場環(huán)境現狀等因素,對國內科學儀器企業(yè)創(chuàng)新的思路作了分析,他強調“多層面復合創(chuàng)新,而不是技術創(chuàng)新”。國內企業(yè)在生存壓力下,更適合進行微創(chuàng)新、市場型創(chuàng)新,所有創(chuàng)新不能脫離用戶利益、企業(yè)自身利益和社會利益。“脫離實際原則的創(chuàng)新都是耍流氓。”王志剛說。
禾信質譜董事長 周振
禾信質譜董事長周振報告題目是“禾信質譜儀器創(chuàng)新之路”。禾信作為國內質譜領域的優(yōu)秀企業(yè),多年來,一直堅持對質譜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周振介紹,當前國內擁有質譜研發(fā)能力的團隊過少,技術積累單薄,從當前的產品來看,與國外尚有隔代的技術差距。而類似質譜儀的研發(fā)和生產,是國內需要加強的重要方面。禾信目前在飛行時間質譜、線性離子阱等技術方面,有了比較好的研究,形成了質譜從設計、研發(fā)、工程化到營銷、售后的團隊和人才梯隊結構,擁有100余項專利技術。2015年,禾信已突破1億元產值,近期,禾信已銷售超過100臺質譜產品。
武漢四方光電董事長 熊友輝
武漢四方光電董事長熊友輝所作報告是“四方光電,感知四方”。作為四方光電創(chuàng)始人,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熊友輝已布局了傳感器、工業(yè)過程控制等多領域,并通過集團化的公司結構進行產業(yè)布局。其中四方光電主要發(fā)展傳感器技術,其產品定位是“基于核心傳感技術的氣體分析儀器儀表及行業(yè)解決方案提供商”。四方光電目前在紅外、熱導、順磁、化學發(fā)光、激光拉曼、超聲、氫火焰離子探測器等傳感器方面均擁有先進的研發(fā)技術,并且擁有完善的工藝能力,也因此獲得了諸多大型企業(yè)的訂單。熊友輝在報告中與大家分享了諸多企業(yè)“秘密”和理念,四方光電在業(yè)內亦被稱作為“隱形冠軍”。
賽默飛市場部經理 許群
賽默飛市場部經理許群的報告是“賽默飛色譜和元素分析解決方案”,在報告中,許群向與會者介紹了賽默飛色譜、質譜和元素分析解決方案,通過大量的案例,向與會者介紹了賽默飛從應用需求出發(fā)向用戶提供的解決方案情況。
北京歷元儀器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賞珩
北京歷元儀器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賞珩的報告是“離子色譜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歷元作為國內較早研發(fā)離子色譜的企業(yè),曾經研發(fā)生產出國內較早的純水機系統,在離子色譜領域,歷元研發(fā)了離子色譜教學機、便攜離子色譜和無排放在線離子色譜等。
分析測試百科網編輯部主任 李晨
分析測試百科網李晨作的報告是“大數據與科學儀器行業(yè)”。分析測試百科網(www.antpedia.com)在國內科研院所和實驗室儀器保有量方面建立了初步數據庫,并根據該數據庫的情況,進行相關的研究分析。經過對碎片化數據的算法研究,目前,分析測試百科網所建的科學儀器保有情況數據庫,主要覆蓋了5萬元以上的實驗室儀器設備,數據來源集中于地級及以上級別國有實驗室的情況,涉及到近二十萬臺儀器。本次,分析測試百科網發(fā)布了不同類型的液質、氣質產品的細分占有率情況,還發(fā)布了各品牌電子顯微鏡的市場分布情況和掃描、透射兩大電鏡系統的占有率情況等。分析中發(fā)現,雖然單四極桿液質的占有率較低(17%),但其仍然是除三重四極桿液質之外,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液質系統,其主要應用領域集中于藥物(41%)。